CBDC 央行數位貨幣 是什麼?台灣有CBDC嗎?

筆者在本文中,會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央行數位貨幣 (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, 簡稱 CBDC),並替大家解惑幾個相近的名詞,諸如 CBDC、「數位貨幣」和「虛擬貨幣」。

同時,也會介紹各國發展 CBDC 的原因,以及使用它所帶來的好處與挑戰。最後,將會帶讀者了解台灣及各國的發展現況。讀完之後,不但可以了解 CBDC,也可以得知各國對於 CBDC 的需求,進而了解到為何中國、瑞典等地需要在這方面發展迅速,但是台灣、美國等地卻不疾不徐地以相對較慢的速度發展CBDC。

央行數位貨幣 (CBDC) 是什麼?

央行數位貨幣 (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, 簡稱 CBDC) 是由「中央銀行貨幣」數位化而來,是一種由中央銀行 ( 央行 ) 所發行的數位貨幣。既然是由央行發行,就代表 CBDC 和新台幣一樣,是國家官方認可的法幣,每一塊錢背後,國家都有儲備黃金來支持法幣的價值。

CBDC 採用分散式帳本技術

根據專門研究數位貨幣的新聞網 CoinDesk 所言,許多央行數位貨幣的技術基礎都和區塊鏈一樣,採用「分散式帳本」技術。這種技術具有不可竄改的特性,因此,民眾使用 CBDC 轉帳、交易的紀錄,被駭客更改的風險極低。

此外,在分散式帳本中,每個人都會以一組數字表示,就像用銀行轉帳一樣,只要不告訴別人代表自己的數字是多少,就具備匿名性

然而,並非所有國家的 CBDC 都是使用區塊鏈技術,有些國家懷疑創造並維護區塊鏈的成本,大於區塊鏈所帶來的好處。

中央銀行貨幣是什麼?

現代台灣是採「雙層式架構」,由央行發行央行貨幣給民眾與商業銀行 ( 如中國信託銀行等 ) 使用。日常生活所用到的支票、信用卡等功能,都是由商業銀行貨幣所衍生出來的,而不是央行貨幣。

央行貨幣主要有三項功能:首先,它是最終清算資產,可以用來償還債務。再來,它可以用來維持商業銀行的正常運作。每間商業銀行都會在央行有一定存款,該存款決定商業銀行貨幣的發行量,其不能超過央行存款的一定比例。

假設央行存款 1 元,可以發行 3 元商業銀行貨幣。當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有 2 元,一共可以發行6元商業銀行貨幣,卻實際上卻只發行 3 元商業銀行貨幣時,該商業銀行就有 1 元的央行存款餘額。

例如,當 A 銀行的顧客付錢給 B 銀行的顧客時,這兩間銀行就會在當天結算的時候,用央行存款餘額進行清算。而當大量 A 銀行顧客付錢給 B 銀行顧客,使得 A 銀行的央行存款餘額不足的時候,央行就會出手借 A 銀行錢,維持商業銀行的正常運作。

央行貨幣的最後一項功能,是在金融危機時期中,扮演最終貸款者。金融恐慌可能會使大眾大量從商業銀行領錢,而因為商業銀行貨幣發行量遠大於在央行的存款,所以,商業銀行將不會有足夠現金供大家巨量提領。此時,央行就可以透過增加商業銀行的央行存款,幫助商業銀行度過危機。

此外,當商業銀行系統故障的時候,民眾也總是能使用央行貨幣,當作備用貨幣支付工具使用。

CBDC 與虛擬貨幣的差異

因為虛擬貨幣與 CBDC 都屬於數位貨幣,許多人會因此搞混。虛擬貨幣,可以想成是存放在「區塊鏈」這個錢包中的數位貨幣,安全又便利;CBDC 則未必使用區塊鏈技術,但同樣具備安全、便利性。與 CBDC 不同,虛擬貨幣不是法幣,沒有黃金為其背書價值。

是否去中心化

虛擬貨幣具備去中心化特性,代表不需要銀行等機構的介入,就可以完成轉帳等交易,同時也代表所有人都有權力讀取區塊鏈;CBDC 則具備中心化特性,由央行掌管貨幣,央行能夠選擇哪些機構有權管理貨幣、哪些機構能夠讀取區塊鏈。

貨幣發行上限

虛擬貨幣可能有一定的發行上限,例如在中本聰 (Satoshi Nakamoto) 創造比特幣時,就設定 2100 萬的發行上限;CBDC 則無限制,並由央行透過控制貨幣的供給與需求,來實施政策,如刺激經濟景氣、設定利率等等。

各國發展 CBDC 的原因

Facebook 虛擬貨幣 libra 的出現,是許多國家加速研究 CBDC 的一大原因。各國擔憂如此大規模的虛擬貨幣,會影響到政府對貨幣的控制,但又無法抑制虛擬貨幣的成長,因此只好加快研究的腳步。其中,研究 CBDC 的各個國家,又有其他不同的原因。

台灣、美國以及歐洲各國,只是想要深入了解未來支付趨勢,所以才投入研究;中國與瑞典,則有更急迫的需求。中國與瑞典的數位支付發展程度極高,並且存在支付業者壟斷的問題,透過 CBDC,這兩國則可以使人民回歸使用法幣來交易,同時避免壟斷問題。

對於缺乏支付設施的巴哈馬與東加勒比來說,情況則與中國、瑞典相反。巴哈馬與東加勒比面臨的問題是,民間支付不但普及率低,服務費用也很高昂,民眾因此大多選擇現金支付。

發行 CBDC,將有助於推動巴哈馬與東加勒比政府的普惠金融,讓更多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務。例如銀行稀少的偏遠地方居民,將也可以利用 CBDC 進行轉帳、行動支付;當政府發放補助時,所有人民,包含無銀行帳戶族群,都可以享受到福利。

使用 CBDC 的好處

綜上所述,CBDC 能夠促進普惠金融(普遍且惠及眾人的金融服務),以及保住政府在支付界的地位。除此之外,CBDC 還能為我們帶來其他好處。

降低交易成本

與民間支付業者不同,CBDC 是公益導向的,因此不會收取手續費,所以民眾使用CBDC可以減少交易成本。

加強支付系統間的互通

現在民間支付業者眾多,且大多不能互通,若有 CBDC 作為大家都能用的數位貨幣,將可以促使支付系統間互通。

促使銀行服務變得更完善

前面提到商業銀行貨幣發行量遠大於在央行的存款,多於央行存款的部分就是大眾存在銀行的存款。然而有了 CBDC,民眾就不一定要把錢存在銀行裡,對銀行的需求因此減少,這將促進銀行間良性競爭。

加強隱私

若使用民間支付業者的系統,個資可能會被蒐集,用作商業用途。然而,若使用 CBDC,不僅隱私更有保障,也有助於防止如洗錢等的非法活動。

備用支付系統

當民間支付系統故障時,CBDC 可做為備用的支付工具,讓民眾多一份保障,不必擔心會失去支付能力。

CBDC 的挑戰與應對措施

CBDC 會減少大眾在銀行的存款,因此降低大眾對銀行的需求,這將造成貨幣政策實施的困難。甚至,在金融危機時期,民眾可能會大量提領存款轉成 CBDC,貨幣政策實施的難度將更上一層樓。

貨幣政策,指的是例如為了提振經濟,增加貨幣供給量以促進消費,度過不景氣時期。可想而知,當貨幣政策實施有困難時,將不利於人民福祉。

因此,在設計 CBDC 的時候,會包含防止銀行需求降低的措施,例如,設定持有 CBDC 的上限等等。

CBDC 於台灣的發展現況

根據世界銀行,台灣的普惠金融程度在 2017 年時,就已高達 94 %,並且尚無中國、瑞典的數位支付壟斷問題。因此,率先發展出 CBDC 也不會使台灣具備優勢。事實上,台灣目前對於 CBDC 沒有急迫需求,投入CBDC研究的目的,主要是要了解未來的支付趨勢,以備不時之需。

台灣的 CBDC 計畫

台灣央行已於 2020 年 6 月完成第一階段「批發行 CBDC 可行性技術研究」,該階段與學術單位合作,探討應用分散式帳本技術在 CBDC 中是否可行。

央行在 2020 年 9 月則進入第二階段「通用型 CBDC 試驗計畫」,與外部技術團隊、銀行合作,建造 CBDC 的雛型平台,模擬民眾間的轉帳、消費場景。

國內業者對 CBDC 的期望

台灣央行於 2020 年對主要銀行、支付機構、相關業者進行調查,了解國內對於 CBDC 的期望為何,以利計畫執行。其中,約三分之一的與會機構都覺得 CBDC 技術還需要 4~6 年,才能成熟;約一半以上機構則認為需要更久的時間,才可以發展出更完善的技術。

改善現有電子支付痛點

目前台灣支付市場過於破碎,相互不通,並且有開戶年齡、綁定銀行等門檻限制,也不能離線使用。因為支付業者為民間機構,所以商家也可能因為手續費、電子支付設備成本等問題,而不願採用,使得電子支付普及率不高。

參加調查的機構因此期待 CBDC 具備互通性,並不需要綁定銀行帳戶等,降低進入門檻。對於商家,也有更低的系統整合成本,讓更多商家願意使用電子支付。

CBDC 也將採用雙層式架構

與會機構大多贊成 CBDC 也採用雙層式架構,如此一來,央行實施貨幣政策就不會有困難。這樣也能使 CBDC 成為市場共同使用的支付工具,不會只能在特定品牌或場景中才能使用。

是否要採用分散式帳本技術

分散式帳本最大的優勢,就在於去中心化,但是 CBDC 注定是中心化的貨幣,無法完全發揮分散式帳本技術的優勢。因此,與會機構大多表示不一定要使用分散式帳本技術。

CBDC 於各國的發展現況

以下,筆者挑選了對於 CBDC 有較急迫需求的中國、瑞典、巴哈馬,簡介這些國家目前的 CBDC 發展狀況。

中國

中國的中央銀行,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,對 CBDC 採用雙層式架構,從 2014 年開始研發,並於 2017 年與外部機構共同研究。至今,中國已完成基本研究,並於深圳、蘇州等地進行測試。例如在 2020 年 10 月,深圳市政府發放數位人民幣紅包給隨機民眾,被選中的民眾可透過 NFC 感應或 QR Code 的方式使用這筆紅包消費。

許多人會認為中國 CBDC 發展迅速,將使得數位人民幣國際化。然而,貨幣在國際的地位不是來自技術的好壞,而是和一國的法治、兌換的自由程度等相關。中國人民銀行也曾強調,CBDC 著重給國內人民使用,而非取代美元等貨幣的國際地位。

瑞典

瑞典於 2021 年 4 月完成 CBDC 「電子克朗」(e-krona) 的第一階段測試,將於未來 1 年繼續第二階段測試。在第二階段測試中,瑞典計畫與外部機構合作,並研究如何整合系統、開發離線功能等。

巴哈馬

巴哈馬央行在 2019 年 12 月開始 CBDC 沙錢計畫,並在 2020 年 10 月正式推出沙錢,給全國人民使用包括轉帳、QR Code 付款等服務。所有使用沙錢的交易都需經過反洗錢與資恐的機制處理,因此沒有提供匿名功能,但其資料保護嚴密。

結論

雖然使用 CBDC 將帶來種種好處,但是,因為率先發展出 CBDC 不會特別有優勢,並且該技術還須一段時間才能趨於成熟,所以,各國也不急於大力發展CBDC。中國、瑞典等地之所以在這方面發展較迅速,都是因為有急迫的需求,反觀台灣、美國等地,則沒有面臨相似的困難,因此沒有迫切發展CBDC的強烈需求。

參考資料

  1. What Is a CBDC? – coindesk
  2. 區塊鏈知識大全 – ASPER 行銷
  3. Blockchain Expained – Investopedia
  4.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(CBDC) – Investopedia
  5. 準備金制度 –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
  6. Can Bitcoin’s Hard Cap of 21 Million Be Changed? – River Financial
  7. Libra’s Long Road From a Facebook Lab to the Global Stage: A Timeline – coindesk
  8. 本行有哪些貨幣政策工具?透過哪些管道達成貨幣政策最終目標? –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
  9. 五、國際間央行數位貨幣最新發展與本行研究規劃進度 –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
  10. 七、國際間CBDC發展趨勢及其政策意涵 –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
  11. 四、數位支付時代的央行角色與貨幣型態 –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
  12. 中央銀行貨幣在支付系統中扮演之角色 –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
  13. The Global Findex Database 2017 – World Bank

© 2023